跳到主要內容區

認識猴痘

一、疾病介紹
1958年猴痘病毒(Mpox virus)首次從研究用猴子身上被發現,因此該病被命名為「猴痘」。主要由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傳播給人,屬人畜共通傳染病。

二、流行病學

資料顯示,個案以男性為主,但不限於男男性行為者(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,MSM)。此波疫情目前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西非分支猴痘病毒,病患典型症狀包括:發燒、皮膚病灶如皮疹、斑疹、斑丘疹、水泡、膿疱等,以及淋巴腺腫大(如耳周、腋窩、頸部或腹股溝等處)。

三、傳播方式
(一)人傳人:猴痘可以透過密切接觸確定個案的皮疹、瘡痂、體液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傳染,例如經由親密接觸之性行為,包括:口交、肛交或陰道性交,或接觸猴痘患者生殖器(陰莖、睾丸、陰唇及陰道)或肛門、與猴痘患者進行擁抱、按摩和親吻,以及長時間的面對面接觸等。
接觸到感染者呼吸道分泌物、損傷的皮膚或黏膜或被污染物品而感染。飛沫傳播需在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情境下較容易發生。
(二)人畜共通傳染:直接接觸感染動物的血液、體液、損傷的皮膚或黏膜而被感染。食用受感染的動物肉類也是一種危險因子。

四、潛伏期
猴痘的潛伏期約為3-21天,通常為6-13天。

五、臨床症狀
症狀與天花相似,但病情較輕微。症狀包括發燒、畏寒/寒顫、出汗、頭痛、肌肉痛、淋巴腺腫大(如耳週、腋窩、頸部或腹股溝等處)、極度倦怠。發燒一至三天後出現皮膚病灶,通常自臉部蔓延致身體其他部位,四肢比軀幹更常見。皮膚病灶出現後會依斑疹(macules)、丘疹(papules)、水泡(vesicles)、膿疱(pustules)階段變化,最終結痂(crust)脫落,嚴重病患疹子數目可達數千。
症狀持續2-4週,大多數個案可於幾週內康復。兒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尤其容易重症,併發症包括繼發性細菌感染、肺炎、敗血症等。
2022年5月這波疫情,目前經PCR確診之樣本均為第二分支(II)病毒,病患典型症狀包括:發燒、皮膚病灶如皮疹、斑疹、斑丘疹、水泡、膿疱等,以及淋巴腺腫大(如耳周、腋窩、頸部或腹股溝等處)等。

猴痘相關資訊連結:https://www.cdc.gov.tw/Disease/SubIndex/G3A6nyt8JmqIUcUF5Pek6w

瀏覽數: